/ 注册 部门街镇 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支持IPV6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秀山县进一步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日期:2025-09-19


近日,秀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秀山县进一步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文件印发至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相关单位。现就《实施方案》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2019年,秀山县被纳入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秀山自治县医疗机构健康共同体集团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在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医共体管理。2020年,《秀山自治县卫生健康共同体三通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在全县推动以医通、人通、财通为核心的医共体建设,整合卫生资源,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增强群众对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体来看,秀山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仍然不均衡,医共体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紧密程度不高,质量和效益没有充分体现,距离群众“好看病、看好病”的期望还有差距。

2023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023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2341号),要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412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全面推动紧密型区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各区县紧密型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2025年初,县卫生健康委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等部门,共同研究起草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印发,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秀山医共体建设从试点阶段到全面推开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

二、《实施方案》总体框架和特点有哪些?

《实施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15条重点任务,对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总体目标、组建模式、管理体制、服务功能、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内容丰富全面,坚持守正创新,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

《实施方案》在前期医共体建设试点经验基础上,明确了“六统一”“四下沉”“十大数智中心”框架:“六统一”即在县域医共体内实施组织、人事、财务、业务、绩效、后勤管理“六统一”;“四下沉”即引导人员、服务、技术、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十大数智中心”即统筹建立远程会诊、县域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集中审方、智慧急救、健康服务、药物配供、消毒供应、质控监管的卫生健康“十大数智中心”。

三、《实施方案》提出的进一步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底,城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实效,为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经验;同时,搭建“1+4+27+N”的县域医共体组建模式。到2026年底,“十大数智中心”基本建成,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到2027年底,县域分级诊疗体系基本建成,县域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明显提升,让群众在县域内“好看病、看好病”。

四、如何理解《实施方案》提出的重构县域医共体组建模式?

在总结前期医共体建设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医共体组建模式,在县域内组建1个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提出,搭建“1+4+27+N”的县域医共体模式,由县人民医院牵头,县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女儿童医院)、县精神卫生中心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心卫生院作为县域医共体成员;同时,中心卫生院与片区内普通卫生院组建基层片区医共体,将有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成员进行管理,打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村级医疗服务点。

《实施方案》强调进行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试点单位按照“六统一”管理打造医共体,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经验。2025年,结合事业发展实际,由县人民医院牵头,与官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城区医疗卫生机构紧密型医共体;由石堤镇中心卫生院牵头,与大溪镇、海洋乡卫生院组建乡镇片区医疗卫生机构紧密型医共体。

五、《实施方案》对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上下联动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乡村方面,强调健全以乡带村帮扶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逐步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服务人口较少的行政村,可以通过“乡聘村用”、定期巡诊、派驻人员、邻村代管等方式,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强调落实包保责任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分片负责卫生室管理,家医团队或科室具体负责一个村卫生室管理,实行捆绑考核。

在城市社区方面,发挥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龙头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网格,以数智健康平台为支撑,为居民提供连续规范、高效便捷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双向转诊、长期康复、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家庭医疗、社区托育等一站式主动健康服务。

六、《实施方案》对规范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实施方案》提出,健全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建立由县政府主导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专班,统筹县域医共体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薪酬安排等重大事项。实施县域医共体“六统一”管理。一是统一组织管理,强调完善内部决策机制。成立县域医共体理事会,并制定医共体章程,明确组织架构,完善议事决策制度。二是统一人事管理,强调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县域医共体人才引进和交流机制,有序实施“县聘乡用”“乡聘村用”等工作。由牵头医院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有计划的选送医务人员进修学习,有序储备卫生健康人才。三是统一财务管理,强调完善“资金池”和内审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秀山自治县卫生发展“资金池”管理办法(试行)》,按比例提取各医共体单位医疗服务收入,注入卫生发展“资金池”。对医共体基层成员单位统一进行财务核算,加强内部经济运行分析,严格内审管理,合理控制成本。四是统一业务管理。强调医疗质量安全。在县域医共体内建立医疗、护理等13个县级质量控制中心,完善“六大”急诊急救中心建设,统一医共体内用药目录。五是统一绩效管理,强调完善考核机制。制定全县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方案和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按年度开展县域医共体考核,考核结果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医保基金支付、绩效工资总量核定以及负责人员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六是统一后勤管理,强调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建立县域医共体“项目库”“设备库”,统筹推进“美丽医院”、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房屋设施维修、医废收集处理、医用物品消毒洗涤、大型医疗设备采购配置、推动医疗设备以旧换新、循环利用等,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七、《实施方案》对引导“人员、服务、技术、管理”四个下沉提出了哪些任务要求?

在引导人员下沉方面。强调持续深化“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工作,拓展下派人员专业范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余编招录或编外聘用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

在引导服务下沉方面。强调组建县级巡回医疗队到基层开展疾病诊疗、健康宣教等义诊活动;组建基层医疗巡回队深入村、社区开展巡回坐诊服务。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通医疗和公共卫生信息壁垒,拓展个性需求服务包,提升家庭医生随访智能化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在引导技术下沉方面。强调持续开展“名医赶场”活动,由县级专家定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坐诊、查房、技术指导等工作。建立“师带徒”机制,通过县级名医工作室、县聘乡用、上级医院进修带教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强化AI赋能,将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接入智慧医疗辅助系统,实现人工智能诊疗,提高诊断能力,降低误诊率。

在引导管理下沉方面。强调开展“科帮院”工作,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求,选取县级公立医院相关科室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公立医院科室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可挂职基层副院长,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理顺运行管理、推动学科发展、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强化医德医风管理,持续开展电话回访和“两代表一委员”暗访,加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五严五禁”的专项督查力度,规范医务人员从业行为。

八、《实施方案》对统筹建立卫生健康“十大数智”中心功能作用是怎么明确的?

《实施方案》明确,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依托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努力打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互联互通、运行高效的卫生健康“十大数智”中心,促进优质卫生健康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一是建立远程会诊中心。让县域医共体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为基层患者提供联合诊疗服务。二是建立县域医学检验中心。实现县域内检验数据互联互通、结果互认。三是建立医学影像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共享。四是建立心电诊断中心。为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心电图室提供会诊服务。五是建立集中审访中心。开展县域医共体内所有处方或医嘱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审核。六是建立智慧急救中心。为患者提供院前院内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治疗服务。七是建立健康服务中心。引导居民参与自我健康管理,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八是建立药物配供中心。解决基层用药品种受限和居民买药来回奔波等问题。九是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储存和发放,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十是建立质控监管中心。覆盖各医疗卫生机构整体业务流程,实时监管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运行状况、运行效率,指导县域医疗卫生机构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九、《实施方案》对中医药服务、医防融合发展、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提升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在中医药服务方面,要求县中医医院在整合县域中医药服务资源,指导、支持基层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康复、人才培养、适宜技术推广和中医药健康宣教等工作。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精品中医馆、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阁。发展院内制剂、共享中药房等。

在医防融合发展方面,要求完善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责任清单,探索开展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推进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建设,建好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服务中心管理,实现一站式服务。县妇幼保健院牵头组建妇幼专科联盟,指导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县疾控中心探索疾控分中心建设及疾控监督员派驻等工作,参与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精神卫生中心组建精神卫生技术指导团,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等工作。

在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提升方面,要求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三甲”创建,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创建工作。县级公立医院每年应突破23项技术瓶颈或空白,逐步提升县域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持续深化与重医附属医院、市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等合作帮扶工作,加强双方人才交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逐步弥补医疗技术短板和空白。建立县外名医名家合作联系机制,邀请县外专家到秀山为重大疾病患者开展大型手术或引导重大疾病患者到合作专家所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术后康复、后续治疗转诊到县域内医疗机构。

十、《实施方案》对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有哪些政策支持措施?

《实施方案》对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政策支持措施有四个方面。一是投入保障方面。强调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县政府新增卫生健康财政支出向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当倾斜。二是薪酬保障方面。提出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统筹平衡县、乡镇(街道)两级绩效工资水平,合理调控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间人员收入差距,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收入分配重点向工作任务较重、条件相对艰苦的岗位倾斜。探索县域医共体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实行年薪制。三是医保保障方面。继续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行差别化支付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按照市级统一部署,对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落实结余留用机制,结余资金作为县域医共体医疗机构业务收入。落实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使用内部监督管理责任。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促进互联网诊疗、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四是督导评价方面。将县域医共体年度建设工作纳入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单位评优评先、绩效工资总额核定、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等挂钩。按季度对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


政策推荐
热门词汇
最新政策
换一换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