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秀山地区的苗族人民大部分已经汉化,在服饰上,唯有梅江镇民族村尚一直保留着苗族人民的穿着传统。
秀山县梅江镇民族村的苗族服饰制作工艺堪称精致,主要体现在纺织、印染、剪纸、刺绣、制衣、打花带、制鞋、锻制银饰等方面。当地中老年妇女均会纺纱织布,料一般选用棉花、蚕丝和麻。纺织主要有赶棉、纺纱、上机、织布等工序;染色主要有收靛、沤靛、搓靛、下靛、搅缸、入染、漂洗、晾干、滚压等工序;刺绣主要有打稿、配色、针法、织绣、垫绣、剪贴绣及其他绣法;制衣主要有裁剪、合成、翻边、包领口、翻扣绊、钉银饰等;制裤主要有裁剪、翻边、陷筋、滚边、压梅花条、上绣花片、上白布裤头等工序;制裙主要有裁剪、包筋、陷筋、合成、滚边、压条、镶边、压褶、上腰等工序;打花带主要有牵线、剪综、上架、挑花编织等工序。除此之外,还要制鞋、制作银饰等。
总之,苗族服饰从类别上来看,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等组成。制作工艺大致相同,但是款式和花样层出不穷。
正因为秀山地区的苗族人民大部分已经汉化,目前能制作苗族服饰的大多为老人,而且技艺娴熟的寥寥无几。由于时代的变化,年轻人更热衷于时装,所以在苗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上,更显得重要。主要传承人有杨秀燕等人。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