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 智能机器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履职依据 >政策文件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410091388906/2022-0000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林业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秀山县钟灵镇
[ 成文日期 ] 2021-08-09 [ 发布日期 ] 2021-08-30

​关于印发《钟灵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1-08-30

钟灵委发〔202181

中共钟灵镇委员会

钟灵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钟灵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

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党支部、村(居)民委员会、镇级各部门

《钟灵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钟灵镇委员会 

钟灵镇人民政府  

                                                         202189

(此件主动公开)


钟灵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我森林、草原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山林生态系统功能,加快建设、绿色钟灵、生钟灵之地。根据县委办政府办《印发〈关于全面推林长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秀山委办发〔20218号)精神,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全全面推行林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山林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山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做到林长制工作有责、有方、有效。到2021年底,全面县、镇、村(居委会“三级林长和网格护林员”责任体系,实现林长制管理责任全覆盖。基本建立山林资源保护发展、山林资源损害问题发现与整治、林长制绩效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治理体系。

2025年,全面构建起责权明确、协调有序、保障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森林数量、森林质量和山林资源综合效益显著提升;防控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严厉打击违法侵占山林资源行为,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60万立方米,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尤其是松材线虫病疫情有效控制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建林长制责任体系。

设立镇、村(居委会)与县、共同形成“三级”林长,充实网格护林员队伍,建立完善“三级林长+网格护林员”责任体系。通过强化级领导责任,推动山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落地落细落实。

1.组织体系。

在镇设立辖区林长,分别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在村(居委会)设立村(居委会)级林长,由村(居委会)党组织书记担任。辖区林长和村(居委会)级林长作为属地实施林长制的责任主体。

驻村领导、天保护林员、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护林员等为依托,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完善网格护林员队伍,对山林资源实现网格化管理,按网格责任区域落实巡山护林责任,及时发现并报告森林草原火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各类破坏山林资源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情况。

2.落实林长责任制与工作报告制度。

考虑区域、资源特点和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党委书记张万友负责区域为马路居委会、新厂村、秀田村、石门村、旺龙村。镇长李洁负责区域为云隘村、红砂村、中溪村、大塘村、凯堡村、凯贺村。驻村领导联系所在村林长督促做好每月巡山任务,并对发现的重要问题及时向镇级林长报告,林长组织领导责任区域山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落实保护发展山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组织制定实施山林资源保护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强化统筹治理,推动制度建设,完善责任机制;组织协调解决责任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法保护山林资源;组织落实山林资源防灭火、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和措施,强化林业行政执法。

镇级林长及时研究处置山林资源保护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每季度向县总林长报告辖区林长制贯彻落实情况。村(居委会)级林长每月至少巡查1次辖区山林,巡林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镇级林长要加强对辖区林长制工作的调研,及时处置巡山护林中发现的各类问题。

3.设立镇林长办公室

林长办公室设在农服中心,统筹协调实施林长制日常工作,由政府分管林业工作的副镇长龚子云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农服中心主任吴仕顺担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由党政办、服中心派出所司法所、规划自然资源、应急等单位组建林长办公室。

(二)建立落实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

围绕“一库两线”生态产业做强做大、准确把握绿色钟灵、生态钟灵”总体定位,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和森林着力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与综合效益。

1.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山林资源保护管理。

加强山林资源监测管理,不断完善山林资源“一张图”“一套数”动态监测体系,提升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智能化水平。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位和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区的山林资源监管,加强森林、草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天然林保护制度,严格控制林地、草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公益林管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审批三签字制度、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强化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古树名木保护。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严防森林草原火灾,建立健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管和联防联治机制,严格控制以松材线虫病疫为重点的林业有害生物危害。

2.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不断提高山林资源生态质量。

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生态用地,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突出抓好国家储备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立和完善造林绿化后期管护制度和投入机制,提高造林成活成林率。增强各类生态项目在水土流失治理、水源涵养保护、丰富生物多样性、治理面源污染、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生态防护功能,逐步提升生态景观品质。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森林乡村等创建活动。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创新义务植树机制,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构建大尺度绿色生态屏障区,逐步形成宜居、宜业、宜游高质量森林生态体系。

3.深化林业改革,推动生态产业惠民。

巩固扩大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推动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完善产权权能。突出生态价值转化,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实现生态富民。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促进山林资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森林分类经营、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因地制宜加快国家储备林、木本油料、中药材、特色经果林、林下经济、林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旅游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建设。实施生态产品品牌战略,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新业态开拓、新产品开发、新技术运用、新成果转化,实现生态产业升级发展。科学利用山林资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三)建立落实山林资源损害问题发现与整治机制。

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及时全面发现问题,规范有效整治问题,发挥问题整改教育警示作用,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相应代价。

1.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拓宽山林资源损害问题采集渠道,健全监测预防网络,构建全方位、常态化的山林资源损害问题发现机制。一是全面加强网格护林员日常巡护。充分利用巡护信息管理系统,明确网格护林员最低上线率,确保网格护林员在岗在位、认真履职。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及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增设检查哨卡,增加上岗护林员,延长巡护时间,加大巡查检查力度,严防新增生态破坏点。二是加强重点问题案线索。针对各区域山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林长办适时组织明察暗访,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探索“民间林长”等有益做法,扩大发现破坏山林资源违法行为线索的来源渠道。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通过公布举报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积极发动群众举报各类破坏山林资源违法行为。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及新媒体,引导更多群众知晓、参与和监督。

2.建立落实问题整治机制

明确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责任,规范流程、明确界限、依法处置、提高效率,逐步消除问题存量,坚决遏制问题增量。一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明确问题核实交办、处置整改、验收销号等工作流程,实行问题整治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建立“接、转、办、督、核”问题整治工作闭环。二是明确政策界限,实行分类处置。统筹保护生态与保障民生,协同整治现实问题与历史遗留问题,对能够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迅速到位;需要阶段推进的,明确阶段目标,打表整改到位;需要长期坚持的,利用建章立制固化好经验、好做法,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强化依法治林。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林业执法体系,加强林业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严厉打击破坏山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四)建立落实林长制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各级林长对本区域山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负总责,建立

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指标量化、考核公开、评价客观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开展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将森林覆盖率等列入各级林长责任制目标考核指标,同时列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结合党政领导年度目标和任期目标考核,由上级林长对下级林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的责成限期整改。实行生态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山林资源严重破坏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党委、政府是全面推行林长制的责任主体,林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狠抓责任落实。要抓紧细化并制定出台辖区林长制工作方案、实施“路线图”、机制措施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林长会议制度、林长巡林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部门协作制度、工作督查制度等。加强实施林长制工作力量,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做到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和考核到位。县林长办要加强综合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林长制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能力建设。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统筹国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编制落实山林资源保护实施方案,并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内容。建立市场化、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完善生态保护修复财政扶持政策,落实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加大重点生态区位生态补偿力度。加强乡镇(街道)林业工作站能力建设,强化对网格护林员等管护人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加强重点林区道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森林草原防灭火监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服务,加快推进“智慧林长”建设。因地制宜设立山林警长制,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不断强化执法效能。

(三)注重宣传引导。

建立林长制信息发布生态钟灵绿色家园,加强信息报送,通过生态钟灵绿色家园、公示牌等媒介向社会公告林长名单,在责任区域显著位置设置林长公示牌。每年公布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情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全民知晓、支持和推进林长制工作的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