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41358709890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以县生态环境局名义,统一行使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的行政处罚权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等执法职能。 | |||
住所 |
重庆市秀山县乌杨街道行政事业大厦14楼 | |||
法定代表人 |
钟议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9996 |
67.2526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来,在市局及总队的指导帮助下,在局党组领导下,秀山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高素质执法队伍为准绳,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各项改革要求,全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全方位打造生态环保“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执法铁军,各项工作现已圆满完成。 一、环境安全构筑新防线 一是深化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管理。组织全县27个乡镇(街道)召开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培训会,切实推动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完成企业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任务62个、乡镇(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任务11个,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100%。二是紧盯高风险领域,加大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扎实开展“两会一节”“高温汛期”“百日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等专项行动,风险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178家次,覆盖风险企业124家、覆盖率100%;辖区企业已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自查自纠1191家次,风险企业覆盖率100%,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等级突发环境事件。三是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联合县级部门开展了“秀山县2023年氨水泄漏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各部门和相关环境风险企业得到了学习,磨炼了秀山县生态环境局与县级各部门的信息通报时效性、联席会商机制的有效性、协同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四是积极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培训。组织辖区50余家环境风险企事业单位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培训,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及备案的准备、实施、监督进行详细解读,指导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熟悉应急预案编制内容及本单位存在的风险点和防控措施,积极进行应急应对,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方法和能力。五是完成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工作。13条河流(河段)的“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和市级审核,并上传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平台。 二、行政执法方式实现新加强 一是“双随机、一公开”完成率及公开率均达100%。开展执法检查529家次。二是常态化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清单内企业免除或减少现场执法检查,科学合理配置执法资源,按时上报并及时动态调整了执法正面清单内企业数。三是开展噪声监管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40余次,帮扶指导工地20余次,发现并指导整改问题1个;其中,为营造重庆市2023年高中考期间安静环境,对考点附近开展高中考禁噪专项执法巡查,向各建设、施工、生产单位下发《关于加强2023年高中考期间环境噪声监管的通告》60份,夜间巡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0余次。四是开展水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有序推进县城、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检查,共计76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60余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钟灵水库陈家坝污水处理设施拥堵、峨溶中溪沟等保护区畜禽散养粪便等问题以公函形式交办属地乡镇;对乡镇、村级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展检查7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80余次。五是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检查。分3个片区对辖区多家汽修厂进行帮扶指导,对加油站、医疗机构等危险废物暂存转运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危险废物相关问题20余个,及时督促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整改,现已全部完成整改。六是开展自动监测专项检查。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对辖区内涉污染源自动监控企业进行检查;聘请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对县域内在产10家在线监测企业就自动监控设备参数设置、现场标液标气测试等方面开展现场检查,共发现问题31个,均及时下发通知限期整改,全部已完成整改并反馈整改报告。七是严格监管执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全年查处行政处罚案21件,下发处罚决定20件,罚款金额337.5018万元,作出不予处罚决定1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7件,强制执行金额40万元。 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是按照《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要求,对信访投诉、行政处罚、上级部门移交的线索等进行核查筛选,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及时启动办理程序。二是会同县检察院、县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杨远华涉嫌环境污染事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磋商会议,达成一致并现场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赔偿款已于当日完成缴纳,该案件已办结。三是组织企业参加环境信息披露培训会,完成了2022年度21家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企业的信息披露,拟定秀山县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名单并报市局备案,完成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站点增设工作。四是持续推进2022年度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拟定秀山县2022年度环境信用评价名单,组织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经企业自评申报、综合评价等程序,已完成2022年度秀山县16家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良好率100%。督促企业持续加强环保管理,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四、制度机制迈向新台阶 一是健全执法联动机制。会同湖南省湘西州、贵州省铜仁市三地法院、检察院、生态环境局齐聚贵州省松桃县,签署了《“锰三角”跨区域环境资源执法司法保护协作联动机制》,共同建立渝湘黔三省(市)三地“锰三角”区域环境资源执法司法保护协作联动机制,开展联防共治、联合执法。 二是推进管理制度规范化。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三项制度”,对重大执法决定开展法制审核,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由支队集体审核,5万元以上由局党组集体审核决定;并聘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遵照生态环境部关于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制度体系安排执行。制定了《秀山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 2022年版)》,共包含176项行政处罚事项,按照规定程序,依法及时动态调整。建立了举报奖励制度和执法普法制度,加强履职尽责保障。积极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按照改革要求有序推进。 五、环境信访矛盾化解工作获得新提升 一是通过重庆环境执法与应急大数据应用系统、重庆市智能信访工作平台、重庆市“互联网+督查”平台等渠道共受理投诉举报件433件,其中噪声污染199件,大气污染80件,水污染20件,其他134件。已处理完433件,办结率100%。二是树立“一盘棋”思想。明确建立以举报受理科牵头负责,其他大队(科室)密切配合处理机制,将环境信访纳入支队例会集中研判评估。三是大力化解环境信访问题。高度重视各平台交办的环境信访案件,多次节假和夜间外出处理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所受理的案件针对性开展化解工作,如对影响轻微的投诉举报件采取劝导、引导、指导的方式消除影响。对影响较大且存在明显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从严查处。四是强化台账管理。对办结完成的环境信访件,及时建立分类管理台账,对重大和疑难的信访件进行“一案一档”管理。 六、环境执法智慧平台应用形成新格局 一是充分发挥应急指挥平台作用,使用应急指挥系统参加上级视频调度。二是在今年的执法大练兵应急大比武中,执法队员利用单兵装备、无人船、无人机等进行现场情况核查及汇报,使用重庆环境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水污染扩散模型分析,应急处突能力更加智慧化、专业化、迅捷化。三是充分发挥移动执法系统作用,使用该系统记录现场检查情况、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进行企业信息检索等,2023年度平台上报执法检查记录529条。四是调度在线监测数据,强化非现场检查,按照事前预警、事中调度、电子督办、信息公布的管理方式,实现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闭合管理,2023年督促企业处置在线监测电子督办1538条、数据异常414条;截至12月31日,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联网率达90%以上、数据传输有效率达95%以上。 七、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 (一)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公开持证人员信息。根据县司法局关于执法证换发工作的要求,我局依据岗位设置和工作实际,每年保时保质完成执法人员法治学习。定期派人参加国、市两级为期7天的岗位培训,深入学习了行政执法创新与规范、行政复议应对实务、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证据的收集和运用等内容。 (二)深入开展执法大练兵。一是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全年、全员、全过程”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开展岗位和专项培训;制定上报2023年秀山县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方案和总结。二是以实施涉锰行业联合执法检查、水和大气污染专项执法检查等系列专项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开展现场执法大练兵,参加部、市级开展的执法大讲堂、大练兵培训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系列比赛,摄影书法征文分别荣获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同时在2023年环境应急大比武中,秀山作为16支队伍中的唯一“县级”代表队,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三是组织支队人员参加执法资格培训执证考试,实现全员顺利通过。 (三)持续推进环境执法宣传。自“重庆生态环境执法”微信公众号开通以来,对宣传工作高度重视,拟定投稿计划表,建立“1+N”体系,确立一个通讯员,各个科室共同参与,积极投稿,总计投稿件数19件,内容覆盖范围包括应急演练、工作会议、学习培训、联合执法等。被采用9件,其中“重庆市秀山县、贵州省松桃县、湖南省花垣县开展锰污染联合执法检查行动”稿件被评为区县十大热门文章之一,总阅读量达500次以上。 八、强化淘汰锰行业落后产能全过程监管 (一)强化制度保障,落实环境监管。按照《锰行业监督管理制度》,印发了《锰行业淘汰退出期间环境监管工作方案》(秀山环发〔2022〕108号),分组分片区对淘汰退出后的电解锰企业尾矿库和锰矿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和帮扶指导,督促企业切实落实环保主体责任,按规定收集处理渗漏液,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根据工作需要,会同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对锰渣场、锰矿山企业矿井外排废水进行采样。 (二)聚焦重点环境风险,强化尾矿库环境风险管控。按照《关于调整〈秀山自治县尾矿库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方案〉的通知》(秀山府办发〔2022〕59号)和职能职责要求,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重点锰渣场、尾矿库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督促渣场整治项目施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对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及时开展整治,确保汛期环境安全。同时,对属地乡镇(街道)落实《秀山自治县尾矿库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方案》要求进行了现场检查,督促属地乡镇(街道)对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治和落实属地责任,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九、干部廉政教育呈现新气象 一是贯彻执行意识形态报告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按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及时安排部署意识形态相关工作。加强家风家教建设,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勤政务实作为执行党风、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每周例会等机会进行教育引导,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杜绝违法违纪行为;支队领导班子签订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三是认真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职业操守教育。通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抓行风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 十、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各类专项行动,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治理。二是继续紧盯高风险领域,加大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开展环境应急演练,落实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三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利用科技赋能,持续开展“两打”专项行动。四是继续做好信访投诉工作,及时处理回复环境污染举报投诉案件,做好来访群众的接待工作。五是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做好实战练兵,创新执法方式。六是提升“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落实质量,会同机关正向科室保证任务完成率、移动执法平台使用率、结果公开率达100%。七是继续开展生态损害赔偿、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廉政教育和纪律作风建设等工作。八是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合理安排现有执法人员,确保能正常开展行政执法业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6月获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授予的“重庆市2023年环境应急大比武二等奖”称号 2023年9月获县委县政府表彰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先进集体”称号 2024年2月获市生态环境局、市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授予的“2023年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突出进步集体”称号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