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部门街镇 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支持IPV6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12500241MB11508016-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日期:2024-06-26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41MB11508016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年度)

单 位 名 称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县城区范围内主、次街道的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的清运和处理;负责城区及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监督管理,创建人居环境。

重庆市秀山县乌杨街道191号行政事业大厦10楼

法定代表人

张凯

开办资金

54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7.6

276.04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0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19年3月25日举办单位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变更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局;2021年12月20日法定代表人由王愚变更为张凯;2023年11月14日单位名称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环境卫生管理所变更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为进一步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紧紧围绕干净、整洁、有序工作目标,突出六推六化重点任务,压实责任,拉高标杆,奋勇争先,以高水平保洁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负责清扫保洁面积320余万平方米,清理11公里梅江河城区段水域垃圾,清运183处垃圾收集点、300余个垃圾箱体,转运全县27个乡镇(街道)生活垃圾;管理环卫车辆62台;管理设施281座(其中市政公厕44座、城区垃圾中转站8座,监测229座化粪池);环卫工人687人。 (一)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全量化项目,于2023年11月与中标单位重庆市秀山县三峰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秀山县填埋场渗滤液浓液协同处置协议》,日处理渗滤液300吨。二是完成垃圾中转站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对11座垃圾中转站增加了除臭设施、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设施系统及站体的更新维护。三是加快推进公厕升级改造工作。完成滨江公园公厕、渝秀农贸市场公厕改造工作。四是联合县总工会、三峡银行打造完成劳动者港湾示范点2座。 (二)推动管理体制机制规范化。一是推进环卫机构改革。对照市局相关业务处室设置,重新草拟环卫所三定方案,科学合理设置环卫所内设机构,进一步明晰内设科室职能职责,实现机构设置更科学,责任划分更明确,工作机制更完善。二是完善临聘人员管理机制。按照工种、作业类别、作业标准等要求,分别制定完善监察中队、清扫保洁、清洗组、清运组、公厕管理、清漂作业等工作制度。三是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在现有网格化管理基础上,结合作业量、作业范围等,进一步细化网格单元,明确网格管理责任人及职能职责,将城区划分单元网格23个。四是完善日常督查考核机制。成立环卫巡查五中队,强化公厕、中转站、水域清漂、道路冲洗等日常监督管理;实行领导划片负责,局分管领导、所班子分别包片,按照明查+暗访相结合方式,抓好日常督查工作,同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三)推动环卫保洁作业精细化。一是改变作业模式。启用2台垃圾清运车辆,在渝秀大道、朝阳路、东风路、凤翔路等主次干道设置50余处垃圾收集点,推行扫运分离作业模式,采取专车定时、定点收集主次干道保洁员清扫的垃圾,增加保洁员道路保洁时间,提高巡回保洁频次,提升道路环境卫生质量;新增15名驾驶员,增强道路冲洗力量,实行扫水车+机扫车组合作业模式,延长作业时间,同时优化7条作业路线,按规定车道、速度作业行驶,充分利用现有洒水车、机扫车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巡回作业,提升机械化作业效率。二是更新环卫设施。购置49台新能源保洁车,在花灯大道、高新大道、平江大道、乌杨大道等主干道实施人车作业,调减作业人员,节约人力成本,改变原工人步行作业方式,提高道路巡回保洁机动性和效率,提高道路环境卫生质量;购置3台高温高压新能源清洗车,专人负责城区厨余垃圾收集点、果皮箱、护栏等清洗,恢复市政设施本色;完成1辆清扫车升级改造,增加清扫落叶功能。新购置120升垃圾桶罩65组、60升果皮箱150组,更换主次干道门店自行摆放不规范的垃圾桶,规范经营门店垃圾收集。三是延长体育公园、滨江河堤公园、凤凰新城公园、乌杨公园等重点区域及公厕保洁作业时间,保障夜间环境卫生质量。四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在三角塔、八角楼等夜市摊点开展大冲洗行动,清除地面油污,恢复地面本色。在红梅路、胶白路、香林南路等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公厕保洁员清除小广告等牛皮癣、维修公厕设施、开展卫生大扫除等行动,保持公厕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每月组织人员开展护栏、果皮箱擦洗。 (四)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一是印发《秀山县2023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秀山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纠错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压实各主管部门职能职责。二是开展垃圾分类理论学习,邀请垃圾分类专业培训老师,为物业工作人员、垃圾分类指导员、桶边督导员、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等开展垃圾分类普法培训会;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和公益活动,邀请广大群众体验垃圾分类宣传、《条例》解读、桶边督导等工作;三是加大对桶边督导员的培训及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桶边值守行动,在投放高峰期安排桶边督导员或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桶边督导工作,引导居民规范投放,促进居民习惯养成。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开展敲门行动”“八进”“流动宣传”“资源回收”“积分兑换等垃圾分类宣传普及活动,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投放准确率,同时实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引导居民主动分类投放。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余场1100余场次、资源回收1120余场次、精准入户宣传2.1万余次、桶边督导3.9万余次,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主题34场次。五是强化监督考核。按照月检查、季通报、年考核的要求,完成街道季度垃圾分类检查考核、第三方服务公司垃圾分类月度检查工作,并下发整改通知书。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酒店、银行、学校、医院、党政机关等领域的生活垃圾分类、光盘行动、限塑、节能等专项检查工作。六是完善分类设施。结合我县垃圾分类实际需求,升级改造垃圾分类收集投放点50组;进一步完善了中端收运体系,制定完善垃圾分类运输专线;2023年1-11月焚烧发电厂处理其他生活垃圾14.64万吨,收集处理厨余垃圾9500余吨。 (五)常态化开展垃圾处置费征收。完成对新增门市部、学校、企业以及爱琴海、凤凰外滩及新增大型工地垃圾处置费征收工作。认真核对营业执照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名称、面积及产生的垃圾吨位,2023年7月,做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市场及门市部总数据传送给税务的工作。对接了禹通公司涵盖城区的生活垃圾处置费。同时,在征收过程中做好垃圾处置费征收政策宣传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垃圾处置费征收561万元。 (六)推动环卫领域安全生产常态化。一是加强垃圾填埋场监管工作,完成填埋场截洪沟隐患治理,累计修补更换垃圾覆盖膜20000平方米,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确保场区运行安全。二是加强化粪池安全保障,严格开展化粪池安全周期性排查,累计开展检查化粪池1600余次,清掏化粪池446座,督查整改完成化粪池安全隐患26次,发放整改通知书12份。解决财政局宿舍对面、美丽泽京、花灯街等群众化粪池投诉问题5个。三是加强环卫设施设备维修维护,完成设备维修维护共计1649次。四是完成麻土垃圾中转站新能源车充电桩安装,并签订服务购买协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政策推荐
热门词汇
最新政策
换一换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