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41MB1E79809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法学会机关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法学会机关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组织和协调全县法学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秀山县中和街道东风路190号政法大楼1218室 | |||
法定代表人 |
杨巧玉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政法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 |
2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按照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今年以来,秀山县法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法治建设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实体阵地建设、法治文化活动、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多元创新法律服务方式,扎实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全力推进全民普法守法工作,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服务群众需求,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政治引领 (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及时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中国法学会和市委及市法学会重大决策部署和会议文件精神,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结合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专题学习等,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法治理论学习6次,与法学会员单位一起开展法治专题培训5次;在县委党校开办的青干班、副职班植入法治学习专题,4月20日,党校田玲副校长就《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4月24日,县人民法院院长万小佳就习近平法治思想等跟学员作了分享;4月25日,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贾洪鉴为学员作了《基层社会治理专题讲座》;在政法微信群和公众号中,及时发布关于学习贯彻的文章、新闻通讯20余篇;引导法学会中的党员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其他会员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宪法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 (二)强化科学理论武装。一是开展理论学习。参照县委组织部每月下发的支部组织生活参考、宣传部下发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表、结合法学工作理论研修需求,组织法学会机关、各法学单位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宪法、网络知识、市域社会治理、信访维稳等专题学习20余次,组织政法系统开展党的二十大专题学习。二是举办专题培训班。9月6日-19,与县司法局、县信访办在浙江省台州市委党校联合举办2023年秀山县政法干部政治轮训暨综治维稳干部素能提升培训班,切实提升各法学成员单位的理论素养。 (三)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2023年10月27日,得到县委组织部批复认可成立“中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政法委县法学会联合支部委员会”,由法学会机关牵头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由法学会机关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网络宣传信息员;10月9日,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就田波,丁念、吕春晓贪污受贿违法违纪案件召开“以案件四说”警示教育会。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对法学成员单位坚持政治引领、学风引领、工作引领,加强对法学研究、法学交流、法治实践和法律服务的指导,从严把握政治导向和学术导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二、重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一)坚持将法治建设与中心工作整合。将法治工作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景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组建由司法助理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文艺队等人员构成的“普法宣传队”,深入洪安边城等重点景区、贫困村开展“法治扶贫”“法治汇演”“送法入户”等系列活动200余次,通过活动开展为重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治保障,群众矛盾纠纷案件及信访事件明显下降,助推了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社会营造了“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将法治建设与阵地建设整合。在阵地打造中体现法治文化,实现载体的多样化、全面性。秀山网、秀山“政法之声”“平安秀山”“秀山普法”等微信公众号、“翠翠秀山”APP、《律师说法》专题栏目、“与法同行”LED法治时段等普法阵地载体,持续实施普法教育和道德指引,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高规格打造的“秀山自治县公共法治图书阅览站”建成投入使用,9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法律图书室(角)”在辖区持续发挥着法律服务作用,拓展了基层群众学法阵地及学法读本。启动“法治村委”打造计划,在贫困村村委运用上墙法治元素、法律图书角、“和事堂”等载体形式,丰富村委法治文化内容。目前已形成了实体阵地与媒体阵地共同发力的新格局,营造了“荧幕有声、报刊有文、网络有言、阵地有彩”的浓厚宣传氛围。 (三)坚持将法治建设与法治文化整合。积极运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法律走进群众心中。整合群众生产生活中常涉及的法律问题,以案例结合法条讲解的形式,编印了《乡村振兴法律读本》《青少年法律读本》《以案释法系列宣传册》等法治读物,满足群众的法治需求。以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为契机,开展“三月综治宣传月”集中巡回宣传、“4.15”国安宣传、“法治宣传进校园”“行政复议宣传周”“车载便民法庭”“禁毒主题”(禁毒公益健步走、禁毒灯光秀、禁毒公交专线)活动,共计200余次,共同丰富了群众的学法手段和学法资源。 (四)坚持将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整合。有效将普法宣传教育融入“三治结合”民主法治村(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人民调解等工作中,形成在咨询中普法,在调解中说法的固定工作模式。将法治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管理规章制度等,潜移默化中传递法治理念,基层组织自治不断规范,群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助推实现“三治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全县26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07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三治结合”民主法治村59个,创建率达辖区村社总数的22%。 三、有效推进法律服务 (一)切实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一是完善机制建设。印发《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秀会字〔2023〕2号)《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法学会关于聘任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决定》(秀会字〔2023〕3号)《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法学会关于调整聘任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通知》(秀会字〔2023〕4号)等文件,按照市上开展首席法律专家工作要求,从全县的优秀专业法律工作者中聘任涉刑事、民事、行政、社会、知识产权等领域共计19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二是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座谈会。8月17日,我县召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民营企业座谈会。三是开展专题法治讲座。先后邀请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王斌、重庆春雨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利和重庆仲裁委员会事务一处副处长何静为全县民营企业开展“护航民营经济发展”“民商事仲裁实务”专题讲座。四是成立律师服务团开展相关活动。成立律师服务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为100余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为企业代表解答“敲诈性的职业打假、货款催收、物业费拖欠”等热点、难点法律问题。五是建立“万所联万会”联系合作机制。出台《关于印发推进落实“万所联万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带领律师与全县10余家商会代表开展“万所联万会”法律服务会议,为企业代表详细讲解“企业隐秘股东或代持股份、印章管理、挂靠和借用资质、用工合同、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保障、有限合伙和无限合伙、建筑工程的优先受偿权”等热点、难点法律问题风险防范,并给出具有实操性的解决方案。 (二)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组织召开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专题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提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服务质量的意见》,对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履职尽责提出更高要求。全年,指派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参加政府常务会议28次、专题研究工作会67次,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论证90余次、重大风险防控3次、矛盾纠纷调处170余件次、重大信访案件化解12件; (三)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档升级。先后出台《关于开展2023年度“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管理的通知》,在全覆盖的基础上科学配置实地服务与网络服务占比,进一步提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质效,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专业特长服务乡村振兴、护航基层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来,全县56名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6800余次,开展法治讲座240余场次,调解重大矛盾纠纷13件,参加法律法规宣传440余场次,审核法律文书并提供法律意见570余条,提供其他法律服务580余件次,完成电子服务档案8000余件。 (四)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选派56名专业过硬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入驻“重庆村居法务”小程序,通过线上服务平台解答广大群众的留言、电话或视频咨询;全面激活“法治细胞”,发动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做好平台宣传推广,在县公法中心、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便民服务中心等地放置用户操作手册、张贴宣传海报,吸引群众“上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累计用户80328人,开展法律服务14363人次,上传电子服务档案8266件,推广应用工作居全市第6位。在全县建设人民调解组织313个,其中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机构14家、“多调对接”派驻调解室4个、乡镇街道调委会27个、村居调委会268个。 (五)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全县各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全面建成,其中19个工作站达到规范化标准。以社区、村(居)便民服务中心为阵地建成268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以社区、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的268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辐射点,将“法援惠民生 关爱农民工”作为重点法律援助品牌打造,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开通绿色通道。与妇联、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系卡制度,共印制法律援助联系卡25000份,实现了全县建卡贫困户、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全覆盖。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715件次,避免和挽回各类经济损失1861.4127万元。其中,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799件,为农民工讨薪724.3737万元。 四、不断繁荣法学研究 (一)强化课题成果研究。落实专项经费,成立了“西部法治论坛”论文课题小组,聘请西南政法教授作专门指导,与法学会成员单位县委党校教师一起开展法治课题研究,并完成论文《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探索》的撰写,参评第“十八届”西部法治论坛。我县法学会牵头成立矛盾纠纷课题小组,完成论文《用好基层治理“法宝”,巧治矛盾纠纷“症结”》《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引领基层治理新方向》《秀山县某医院医疗纠纷处置工作典型案件剖析某街道游戏中心充值退款纠纷联调联处典型案件剖析》等调研文章 (二)积极撰写信息简报。自2023年我县法学会进一步强化信息报送工作,每月不定期向市法学会推送简报信息,全年报送共计22篇。其中我县开展3月综治宣传、民法典宣传活动分别在3月1日、5月19日重庆市法学会微信公众号上刊发;《秀山县开展宣传活动 推动平安建设》在人民网上发表。秀山县法学会召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民营企业座谈会简报在8月18日重庆法学会微信公众号上获得发表。 五、切实建强法律服务队伍 (一)成立首席法律专家团。印发《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专业能力较强,行业拔尖的中坚力量、优秀的律师、社会团体志愿者工作者共计19人,纳入秀山县法学会首席法律专家队伍,开展相应的培训及法律服务工作。 (二)成立县法学会宣讲队。由政法各单位、党校、妇联团县委青少年普法志愿者共同组成法学会宣讲队。目前已基本完成20人的队伍组建,将定期开展队伍专业化培训,结合法治文化基层行“四个一”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将法制副校长、法律服务志愿者及大学生村官纳入普法队伍,充分利用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优势,化解基层矛盾、延伸法治宣传触角。 (三)持续开展法治队伍培训工作。组织全县法学会会员及部门、乡镇政法联系领导,结合“双百”活动,开展市内外专题培训5次;重点对《政法工作条例》《信访工作条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等专题开展培训学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