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41MB1D2601XK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承担农业示范项目技术推广并组织实施;引进推广农业生产重大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负责粮、油、果、菜、茶、渔、畜禽、农业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并组织实施;负责种植业、土肥水、渔业病虫害测报、防治技术指导及植物检验检疫工作技术服务;负责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 | |||
住所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和街道朝阳路8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宇飞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 |
1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3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稳住“三农”基本盘,保障粮食安全。引进推广新品种148个,推广优良品种602.3吨,专用肥841.3吨,绿色防控物资7897.4公斤;扩种油菜2.6万亩,完成油菜收获面积26.42万亩,同比增10.92%,总产3.64万吨,同比增11.22%,单产137.59公斤,同比增0.26%;首次培育油菜育苗移栽种植大户58户6430.99亩,补贴资金192.93万元;在26个乡镇街道63个村居65户集中育苗1048亩,补贴资金84.888万元;在清溪场街道、梅江镇完成直播示范2600亩,补贴资金44.59万元;完成油菜栽植面积26.69万亩,同比增长1.02%;在24个乡镇街道76个村居培育油菜育苗移栽种植大户76户15178亩。在全县26个乡镇132个村居3143户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完成21022.73亩占任务20000亩的105.11%。经统计局联合测产,实现玉米加权平均亩产513.87公斤,比对照农户常规种植328.33公斤增加185.54公斤,增长56.51%,种植密度平均2617.23株比对照农户1624.34株增加992.89株增61.13%;大豆加权平均亩产115.64公斤,实现玉米提密增产,多收一季大豆的目标。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试验项目完成试验示范8个示范面积100亩。在23个乡镇52村居58户实施马铃薯单产提升攻关项目3300亩,其中秋马铃薯21个乡镇39个村居45户1800亩,春马铃薯18个乡镇27个村居28户1500亩。秋马铃薯经市级专家组验收,最高地块亩产1619.86公斤,平均亩产量1512.57公斤,比本地品种常规种植平均亩产856.04公斤增产656.53公斤、增76.69%,比全县秋马铃薯平均亩产1238.33公斤增产274.24公斤、增22.15%,平均商品率91.74%比本地品种常规种植66.14%高25.6个百分点。 (二)畜禽产品供应充足,保障有力。全县出栏生猪38.1万头、牛3.0万头、羊10.8万只、家禽803.2万羽,肉类产量4.5万吨,禽蛋产量0.58万吨,蜂蜜产量226吨,水产品0.61万吨。年末存栏生猪27.8万头、牛4.9万头、羊9.3万只、家禽344.6万羽,存栏蜜蜂28908群。渔业养殖面积达1800公顷,水产品产量605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3300万元,比上年度分别增长4.76%、11.4%,水产品名优率达到35%左右,集约化、智能化养殖模式单位养殖产量增速较大,地产养殖水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全县渔业呈高质量发展态势。 (三)推广农业科技,精耕大国良田。 一是认真落实化肥零增长行动,扎实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科学施肥技术服务工作。全年完成肥效试验9个,分别是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1个、水稻、油菜、高粱、马铃薯、大白菜配方验证等试验8个;采集试验土壤样品51个、植株(籽粒)样品70个、监测点土样58个;完成135个农户施肥情况和肥料使用效果监测;水肥一体化累计推广面积1.27万亩、作物秸秆还田面积118.55万亩、有机肥施用面积22.87万亩、缓释肥施用面积7.5万亩、其他新型肥料(包括水溶性肥料等)施用面积2万亩。2023年全县种植业化肥使用量2.68054万吨(纯量),比2022年减量0.12%,减施化肥33.2吨(纯量)。开展县级科学施肥(化肥减量)技术培训和观摩会2次,乡镇及以下培训班56场次,发放技术资料(含施肥建议卡)4000余份。全面铺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组建8支外业调查采样队,已完成1569个表层样点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县级审核通过1569个,外业调查与采样进度100%(其中市级已审核通过1414个);样品制备691个,制备进度44%;样品检测98个,检测进度6%。 二是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526.7万亩次,比上年(512.5万亩次)增加14.2万亩次,防治面积527.5万亩次,比上年(574.8)减少2.3万亩次。其中,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378.2万亩次,比上年(365.0万亩次)增加13.2万亩次,防治面积420.0万亩次,比上年(419.1万亩次)增加0.9万亩次,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111.1%。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为53.99%,玉米为34.01%。绿色防控覆盖率加权平均为54.25%,比上年(52.15%)提高2.10个百分点;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46.00%,比上年(45.24%)增加0.76个百分点;种植业农药使用量商品量150.8吨,比上年(151.26吨)减少0.46吨,降幅为0.3%,折百量为42.12吨,比上年(42.21吨)减少0.09吨,降幅为0.21%。完成农户用药典型调查、农药减量控害问卷调查、农药与药械调查;开展试验示范5个;发布植保情报25期,手机预报2000条,召开县级培训(现场)会议5次,培训人员348人次。 三是创新养殖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新技术在养殖工作中增产增效的重要作用。完成了全县规模养殖场尾水治理全覆盖,以及10亩以上临河的精养池全部纳入了渔业养殖尾水治理范围,完成治理任务55户,完成治理面积2100亩左右。积极发展“稻+X”种养模式,建设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5个面积1000亩、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2个面积2000平方米,加强养殖模式创新及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创建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5个,示范面积1500亩,种养核心区实现亩产150公斤以上;创建池塘高位池和集约化示范基地面积120000平方米、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体20000立方米、标准化池塘改造500亩。通过“一改五化”等技术措施,70%实现亩产1500公斤以上,示范推广取得新成效。 四是大力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协调机收队伍跨区作业、农机经销商调配机具及零配件;加强对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经销商农机安全宣传,督促经销商加强对购机户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新购农机手的安全操作技能;无农机安全事件发生。 (四)积极部署,主动作为,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一是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县2023年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安排布置2023年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分别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组织发放猪(牛、羊)口蹄疫疫苗42万毫升、禽流感疫苗96万毫升、狂犬疫苗1万头份、小反刍兽疫疫苗7万头份、猪(牛、羊)耳标24万余套、消毒药8吨;全县共计存栏生猪14.1624万头,应免疫14.1624万头,实免疫14.1521万头,免疫密度为99.93%;牛存栏2.9546万头,应免疫2.9543万头,实免疫 2.9445万头,免疫密度为99.66%;羊存栏4.1822万只,应免疫4.1822万只,实免疫4.1764万只,免疫密度为99.86%;鸡存栏107.2198万羽,应免疫107.0111万羽,实免疫107.0105万羽,免疫密度为100%;鸭存栏12.4121万羽,应免疫12.4011万羽,实免疫12.3914万羽,免疫密度为99.92%;鹅存栏3.6542万羽,应免疫3.6121万羽,实免疫3.6016万羽,免疫密度为99.71%;犬存栏0.4645万只,应免疫0.4612万只,实免疫0.4583万羽,免疫密度为99.37%。二是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10个县级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点进行了调查,全年全县未发现动物重大疫病流行;三是动物疫病的监(检)测情况:开展血清学检测19038份,检测合格18931,合格率99.44%,共出具血清血抗体检测报告286份;病原学检测11558份均未检出核酸阳性样品,出具分子生物学检测报告152份;共监测马属动物38匹,所检测马属动物均属阴性。四是屠宰环节疫情防控情况:对辖区内4个屠宰场全年抽取样品671份,均呈核酸阴性。五是国家种禽场送样情况:鸡血清250份、鸡咽肛拭子140份、种蛋150份、猪淋巴结30份、鸡血清240份。 (五)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加强农业整体素质,提升农业品牌形象。今年新增4个重庆名牌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个,“秀山金银花”和“秀山茶叶”成功登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截至2023年,全县累计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915家,其中,市县两级龙头企业161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9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家,市级示范合作社9家。授权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产品品牌4个;获得认证绿色食品191个,新增30个;有机农产品38个,新增2个。授权入驻巴味渝珍平台企业12家65个产品,新增13个。主要农产品种植基地安全监督检查共出动71次,500余人次。共抽取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产品样品265个,抽检检测合格达100%。对我县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进行了抽检,共抽取农产品样品502个,抽检样品合格率99%;全面完成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年检工作,年检合格率100%;完成速测样品1020个。 (六)政治建设坚强有力,思想建设效果明显。认真开展支部学习活动,不断夯实思想根基,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书籍,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