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楹联文化,是重庆楹联文化乃至中国楹联文化的一部分。由于秀山是少数民族地区,而且在历史上,主要民族土家族和苗族都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对秀山楹联文化的追溯,应当从改土归流开始。清乾隆元年(1736)秀山建县,废除“汉不入洞、蛮不出境”的禁令,大量汉人带来先进的文化,当地少数民族从此逐步汉化,以汉字记录人事变迁,楹联文化应时而生。
楹联文化在秀山的发展,催生过一大批县内外名人在秀山这片土地上留下他们的作品,如杨燫、王达琮、梁正磷、杨柏舟、于蔚华、刘秉乾、蔡元培、张广楠、杨自新、杨芳、杨连正、李稷勋、何绍基、王宏实等,他们存留在秀山的诗词楹联,成为秀山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新一代秀山楹联文化继承人更是创造出了辉煌的成果。秀山县楹联协会已有刘济平、陈关祥、卓丽华、姚永龙、游文中、吴洪美、杨秀菊、游开安、邓文学、程雪峰、刘明运、邹耿、龙自勇、杨波、张才茂、杨艳丽、张明、冉楷、覃友军、杨再义、周毅、伍见君等22名国家级楹联家。
秀山诗联学会创始于1979年,2014年,秀山县便获得了“中国楹联文化县”的称号。目前,正在为建成“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而努力。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