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部门街镇 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支持IPV6
首页>专题专栏>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项目>县级
秀山童谣
日期:2024-07-03

童谣又称儿歌。它是以反映儿童生活为内容、以简洁生动的韵语为形式、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在儿童及长辈口中广为流传的一种口头短歌。

秀山地区的儿歌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小孩哭闹的时候,用以使其安静的类似于摇篮曲的童谣;第二类是游戏儿歌,这是一种伴随儿童的游戏动作而唱的歌,儿童一般在跳皮筋、捉迷藏、踢毽子时常常唱这种歌谣;第三类是教诲儿歌,这是一种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高尚品德和陶冶性情为内容的歌谣,这类儿歌是对学龄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知识的重要教材。第四类是绕口令,这是一种带韵语的短歌,它是将若干双声、叠韵的词汇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词语,组成一组简单有趣又有一定内容的儿歌,这类儿歌也带有游戏的性质,但更主要是为了锻炼儿童的说话能力,矫正发音的错误,训练孩子说话准确、流利。

秀山儿歌一般篇幅短小,生动有趣,没有固定的形式,但讲究流畅顺口,唱起来十分容易上口。

秀山地区的儿歌,主要流传在集镇和山区较大的山寨,经文字记录整理的,近两百首,数量之多,这体现了秀山人民对下一代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政策推荐
热门词汇
最新政策
换一换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