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部门街镇 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支持IPV6
首页>专题专栏>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项目>县级
三月三传统习俗
日期:2024-07-03

三月三,在魏晋以前,称为上巳节,最早出现约于春秋时期,当初节日的主题是迎接生命之神的复活,以此为核心,节日内容包括沐浴祓禊、招魂续魄、祭祀社神、祈年求福、跳傩驱疫、男女春嬉等一些活动。随着历史的演变,三月三这种类似复活节的习俗,也逐渐变形成多种形式遗存,在秀山,就变为一种节日饮食的习惯。阳春三月,秀山土家人的农事活动繁忙起来。三月初三这天,土家人要用米面和野菜舂成绿色粑团做粑粑,通常以糖或腊肉作馅,谓为“三月三粑粑”,是土家人最喜欢的节日食物。据当地老年人说,三月三吃粑,是因为三月三这天自古就是招魂续魄的“鬼节”,这种野菜粑,具有免灾驱疫、消祸除疾的功能。如今,特别是住在偏远山区的土家人,仍然还有这个习惯。


政策推荐
热门词汇
最新政策
换一换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