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部门街镇 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支持IPV6
首页>专题专栏>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项目>市级
薅草锣鼓
日期:2024-07-02

“薅草锣鼓”,又称薅草号子,俗称“打闹”,是土家族人民在薅草薅秧的农忙季节进行集体劳作时,为了驱赶凶禽猛兽、营造农忙氛围、鼓舞劳工士气、加快劳动节奏、提高生产效率而自发开展的一项以娱促工活动。

秀山地区的薅草锣鼓自清代形成以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民族文化的不断渗透和融合,与湘西、鄂西、黔东南等周边地区的薅草锣鼓相比,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体系。其打击乐节奏明快有力,唱腔高亢悠扬,充分凸显了隅居当地的土家人民宽厚粗犷的民族特征。

2007年,秀山薅草锣鼓成功申报为重庆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后,被屡次搬上舞台和荧屏,成为世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音乐文化。


政策推荐
热门词汇
最新政策
换一换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