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概况
2022年,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科学施策、靶向发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以超常规举措应对超预期挑战,制定出台稳经济政策措施,154个重点项目抢进度、补损失,系列促销活动有力提振消费市场信心,2.3亿元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8.2亿元、增长3.5%,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4.1%、0.6%、0.9%、19.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7.1%,县内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5.2%、8.7%。
做大总量调结构,工业竞争实力大幅增强。坚定不移做强工业经济“硬支撑”,加快推动绿色工业转型升级,完成工业投资30.8亿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安华鞋业、华尔特纺织、杰森电子等19家企业建成投产,红日药业、湘大饲料、迈思科电子等企业增产增效,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1家,东星炭素成为全县首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库规上工业企业达80家,中医药、新材料、食品、电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2%、60%、62%、79%,汽配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平台功能加快完善。市级高新区正式挂牌,支持高新区发展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发展支撑更加坚实。厂房、道路、能源等基础配套持续完善,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服务不断优化,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新入驻企业24家。编制完成5个中小企业集聚区规划,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创新能力显著加强。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538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新增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数字化车间1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入库市级科技型企业63家,研发经费投入达1.5亿元。申请专利215件,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稳步提高。
突出特色增效益,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领三农工作,务实推进“通道三化”,努力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斑斓画卷。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识别监测对象3223人,引导脱贫人口稳岗就业3.6万人,资助困难学生7.4万人次。消费帮扶线上馆纳入全国百大电商平台,完成消费帮扶2.3亿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发放贷款1.7亿元,入选全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涌洞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量质并进。建设高标准农田、“千年良田”5.3万亩,粮油、蔬菜产量保持稳定,生猪出栏量突破40万头,“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装得更好、更多、更满。完善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十条措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9家,新增市级名牌农产品8个、巴味渝珍9个,茶叶、山银花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建成高产油茶示范片,“秀山鸡”列入重庆十大优异农业种质资源,隘口镇创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乡村风貌焕发新颜。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市级美丽宜居乡村10个、绿色示范村3个,改造农村户厕1200座,平江河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国家试点项目加快实施。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电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行动,清溪水厂与兴隆坳水厂联网运行,群众饮水安全更有保障。
活跃消费促升级,商贸文旅产业加速融合。坚持旅游练内功、文化增活力、商业提档次,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景区建设快速推进。洪安边城三省风情街(一期)、老街提升改造等项目建成投用,“四方秀城”即将开工,川河盖景区宋家索道服务站、星空营地、环线公路及自行车道、临崖游步道等项目全面完工,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创成市级旅游度假区。成功举办首届茶文化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兴隆坳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商贸物流提质增效。澳维酒店落户秀山,肯德基、屈臣氏等品牌即将入驻爱琴海商业综合体,名品名店加快聚集。新开通3条物流专线,武陵山仓储物流枢纽项目、铁路集装箱货场扩能改造加快推进,获评重庆市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十大专业市场入驻商户突破2000家,县外销售占比稳步提升。新型业态更加丰富。落地2个线上直销银行贷款项目。直播电商快速发展,家居、汽车、食品等销售业态迭代升级。新增电商主体525家,电商云仓、大数据中心高效运转,县域快递上行量、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6.5%、7.2%,农村电商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
深化改革促开放,经济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兴业热土。重点改革纵深推进。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新政策全面实施,房票补偿安置制度加快推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如期收官,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2家。农村“三变”改革扩面推广,新增试点村56个。引进市场主体运营乡镇养老机构,多层次养老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财税体制、投融资、公共资源监管等改革深入开展。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加大引资引智工作力度,签约项目30个、协议引资118亿元,到位资金37.2亿元,引进优秀人才598名。对口帮扶取得积极进展,产业、劳务、消费等领域协作迈上新台阶。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铁路集装箱到发货物5000标箱。新办理进出口授权企业8家、累计达63家,保税仓入库货物量持续增长,进出口总额达1.7亿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积极融入全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改善用电、用水、用气服务,缓解招工、融资、物流困难,融洽亲清有度的政商关系,新增市场主体6808户。优化审批服务事项68项,政务服务高效便捷,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全市前列。
心系百姓惠民生,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把保障重点民生支出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加强民生建设,15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鹭秀小学香林校区、迎凤小学官湖校区建成投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90%以上。高考特殊资格线上线1622人,核心指标持续领跑渝东南。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县域就诊率、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分别达91%、65%以上。新增国家级非遗品牌3个,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荣获“全国围棋之乡”称号。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90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2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131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养老服务设施积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发放低保、临时救助等各类补助资金2.3亿元,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200套。治理水平大幅提高。纵深推进“八五”普法,建立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信访形势保持稳定。全面扎牢食药安全防线,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百日大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禁毒攻坚整治成效显著,刑事、电诈发案分别下降16.6%、10.9%,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