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七次会议第DH2025224号
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宿成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外卖行业源头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食品安全的建议》(第DH2025224号)收悉。县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经与县人力社保局、县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不断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 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落地落实的意见》的要求,我县将2242户餐饮经营主体纳入包保,由全县各乡镇(街道)包保干部落实食品安全包保督导。2024年,所有包保干部均完成对餐饮经营包保对象2次及以上督导工作。2025年,县食药安办制定了《食品领域监督检查要点》印发至各乡镇(街道),指导各乡镇(街道)食药安办、各级包保干部有效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督和包保督导工作。县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基层监管人员全员全覆盖培训计划,将于6月中旬在各乡镇(街道)开展,不断提升基层监管人员业务能力,更好落实属地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二)扎实开展监督检查,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县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局食品安全工作要求,每年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一是严格实施餐饮许可审核。按照《重庆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对餐饮申请单位的人员、制度、设施设备布局、清洗消毒、冷藏冷冻等项目的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格餐饮主体市场准入。今年以来共审核餐饮主体申请审核379件,经现场审核不达标退件75起。
二是强化网络餐饮服务监管。县市场监管局按照国务院食安办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市局的安排部署,全年在食品领域开展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网络餐饮问题整治行动,重点针对无堂食外卖餐饮后厨环境卫生“脏乱差”、网红外卖餐饮加工操作不规范、平台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整治。进一步加大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的监管力度。行动推进有序,截至2025年5月,开展平台代理商检查2次,约谈平台代理商2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起。检查入网餐饮单位324家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0起。
三是持续推进智慧监管。按照数字重庆建设的整体要求,全县2242家餐饮主体入驻餐饮食品安全在线系统,推动餐饮服务单位运用“重庆市阳光食品”APP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发现工作薄弱环节、整改问题隐患,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县市场监管局建立了《秀山县“餐饮安全在线”每日巡查制度》,每日开展在线巡查,逐步实现互联网监管和AI巡查双监管模式。2025年通过“餐饮安全在线”AI巡查发现各类风险隐患8253条,已全部完成整改,进一步提升全县餐饮食品安全水平。
四是持续实施风险监测。县卫生健康委按照市级要求每年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以2024年为例采集10类58件样品,涵盖餐饮、网店等环节,开展相关项目检测并上报检测数据1045条。6件食品的检测项目超出检出限,玉米粉3件、蔬菜1件、鸭蛋1件、饮料1件。即食水果制品样品1件检测出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阳性。常规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2024年全县37个医疗卫生机构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497例,无食源性疾病事件上报。所有病例均上报了可疑食品暴露信息,其中剩菜剩饭最多,共173个,占总数的34.81%。
(三)持续强化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保障。县人力社保局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我市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已于2022年1月起开始试点,其中包括外卖行业。同时,为做好我县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工作,让外卖行业因工受伤能够及时享受到职业伤害保障待遇,我县坚持“联防、辅查、认定、化解、支付”一体化推进。由常务副县长挂帅,我县12个部门组建专班,定期研究部署工伤预防与工伤认定工作。自试点以来,秀山县新业态职业伤害备案总计备案148件,已调查完成148件,调查完成率100%。
二是新就业形态依法用工监管服务不断求实创新。目前,我县已开展新就业形态课题研究,为摸清我县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情况,县人社局通过定点宣传、上门调查、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指导规范新业态平台企业、平台合作企业的依法用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执法监管,严厉查处企业欠薪违法行为。已建立实体化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一站式服务中心,畅通骑手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维权渠道,加强与法院、司法、工会等部门工作联动,不断推动新就业形态纠纷多元一体化解。
(五)强化宣传引导,积极推动社会共治共建。
一是不断强化媒体宣传。今年来,县融媒体中心、秀山翠翠等平台宣传报道食品安全工作40余次,县食药安办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3期,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不断营造浓厚氛围。
二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畅通12315、12345等投诉举报平台。2025年,处理食品领域12315投诉举报330件,12345平台投诉78件。2025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上线了“全国食品安全知情人报告系统”,鼓励引导食品从业者及相关人员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充分发挥食药安办牵头抓总作用,聚焦社会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消除外卖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推动全县外卖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部门监管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形势会商、联合执法、“三书一函”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外卖行业齐抓共管格局。
(二)持续抓建“外卖食安”数字化管理。不断完善“餐饮安全在线”中“外卖食安”专区功能,提高平台履行审查审核主体责任的能力,帮助监管部门更加全面了解第三方平台、入网餐饮经营者涉及食品安全主要信息,实现更完整的食品安全实时精准画像。依托数字化管理和分析,对网络餐饮经营过程进行更加高效、全面的线上监管,实现风险隐患线上全闭环处置,提高风险趋势分析能力。
(三)严格执法震慑违法犯罪。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查办一批违法案件,严查严打网络餐饮食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对涉事单位综合运用数罪并罚、联合惩戒等手段给予最严厉处罚,该停业的停业、该移交的移交,实行从业禁止或者终身禁业,向社会公开处罚结果,让企业和涉案人员“付出付不起的代价”,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四)推进社会共治共建。畅通各类投诉举报路径,鼓励和引导新闻媒体与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及时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跟踪报道宣传食品监管工作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增强社会监督实效,形成社会各界良性互动、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共治共管格局。
此答复函已经郑仁俊局长审核,并经县政府分管领导陈宏波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16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