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部门街镇 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支持IPV6
首页>教育委员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 索号 ]
  • 115002410091384799/2025-00161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成文日期 ]
  • 2025-09-30
  • [ 发布日期 ]
  • 2025-09-30
  • [ 发布机构 ]
  • 秀山县教委
  • [ 有性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通知
日期:2025-09-30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

通知

各教育督导责任区,各乡镇(街道)中心校,二级法人学校,委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施意见的通知》(教体艺〔20171号)精神,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会开放,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根据市级考核的工作要求,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放原则

(一)坚持校内优先,安全为重。学校体育场馆要首先保证本校师生的教育教学需要和日常活动需求,优先向青少年学生和社会组织开放,加强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职责,形成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安全保障机制。

(二)坚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学校要综合考虑场馆设施条件、周边社区需求以及安全管理水平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逐步完善开放机制,形成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格局。

(三)坚持服务公众,体现公益。明确服务对象,完善服务条件,建立健全服务规范,立足公益,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多元化的成本补偿机制。

二、开放时间

全县公办中小学校体育场馆(附件6)免费开放的时间为每周星期六和星期日(国家规定调休的,按调整时间开放)的9时至12时,14时至1730分;各学校可结合自身条件和具体安排,合理确定开放时间,确保开放工作有序开展,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

三、开放范围及对象

(一)开放范围。全县公办中小学校具备开放条件的所有体育场地设施,主要包括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及室外健身器材等均应向社会开放。室内体育场馆适时开放。

(二)开放对象。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主要面向本校学生、学区内学生、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除外)。

四、开放措施

(一)标识提醒。各学校需要在醒目位置张贴免费开放公示栏(附件1)和免开监督二维码(附件2),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对外公开发布免费开放相关信息,引导市民正确使用设施,注意安全事项。

(二)准入制度。入校锻炼人员需凭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登记,建立开放对象信息登记表(附件3),收集入校健身人员的身份信息及联系电话,12岁以下儿童需监护人陪同,入校前需阅知《XX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安全告知书》(附件4),并签订《市民进校锻炼安全承诺书》(附件5)。

(三)安全管理。学校根据承载情况制定最大承载量,如当天锻炼人数超过最大承载量,有权控制进场人数。有条件的场所需配备专职安保人员,监控覆盖开放区域。

(四)设施维护。学校要定期开展体育场地设施安全检查,存在安全隐患设施要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相关标识提醒,并及时更换或拆除。

(五)经费保障。县文化旅游委和县教委将积极争取财政投入,保障学校在免费开放运动场所的必要支出。县财政局未落实专项经费前,各学校可结合实际,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设施维护及人员管理费用。

(六)应急处置。各场地主管单位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安全事件,如火灾、人员受伤等,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对场馆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保险购买。为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场地和设施购买相关保险,降低因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和风险。

五、组织实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学校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措施,责任到人,确保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安全、平稳有序推进。

(二)制定方案,备案公示。各学校要制定本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开放场馆、时间、对象、方式、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等),并通过校门口、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示。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广泛宣传体育场馆开放的政策、措施和要求,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遵规守纪、爱护设施、文明健身,共同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社会氛围。

(四)强化督导,确保实效。县教委将不定期对各校开放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学校发现和解决问题。

附件: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通知的附件16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

2025825


政策推荐
热门词汇
最新政策
换一换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