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部门街镇 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支持IPV6
首页>民政局>公示公告
秀山民政函〔2024〕84号人大第五次会议第DH128号杨洪权建议回复
日期:2024-07-04

                                     A

                                   同意公开

秀山民政函〔202484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政局

关于县第十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第DH12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杨洪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能力的建议》(第DH2128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县养老事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经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局始终坚持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为基础,以养老服务信息化全覆盖、监督管理全覆盖和普惠政策全覆盖为保障,按照“街道、乡镇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建养老服务站,村建互助养老点”要求,逐步推进我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34家、床位4026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4家、总床位410张、收住180余人。依托乡镇敬老院建成养老服务中心23家,依托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农村互助养老点202个,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二、工作举措

(一)优化乡镇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布局,丰富服务内容。一是依托乡镇敬老院建成养老服务中心,设置托养护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体活动等功能区域,配置适老化和智能化设施设备,配备一定的室外活动场所,并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外观形象、统一功能风格、统一文化氛围,在满足政府兜底人员入住前提下,多余床位向社会老人开放,目前敬老院共有床位2616张,只入住702人,床位完全能满足农村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二是依托便民服务中心或农家大院,通过添置适老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等方式,建设完成农村互助养老点202个。三是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升级改造农村敬老院厨房、卧室、洗浴室、娱乐室及水电线路等设备设施。同时依托官庄街道敬老打造全县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中心,打造中央食堂,实现食品清洗、加工、烹饪、配送、消毒等流水作业线,让整个制餐过程更加标准可控,优化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品质,确保食品安全。

(二)开展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创新服务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能力,2023年我局按照“保障基本、盘活资源、提高效能、公开公正”的原则,引入重庆夕红老年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整体托管运营我县26家农村敬老院,探索实施公办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新路子,培育农村特困人员“幸福公社”服务品牌,原有农村敬老院管理体制不顺、监管力度较弱、专业水平不高、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三)丰富服务项目,提高关心关爱能力。一是指导开展上门探访。健全完善探访关爱服务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指导各乡镇(街道)对独居、空巢、农村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开展上门探视与帮扶服务,协调解决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将存在安全风险和生活困难的留守老年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组织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家庭签约医生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远程健康监测等服务,让困难老年人小病不出户,大病早发现。二是推进老年食堂建设。为解决孤寡老人就餐不便问题,加快发展老年助餐服务,鼓励各乡镇(街道)开展老年食堂建设。20242月我局出台《秀山自治县老年食堂建设及运营实施方案(试行)》,提出“实施老年人就餐优惠,向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无人照顾等老人倾斜”,秀山籍60岁以上老年人接受助餐服务可享受每餐2元就餐补贴,并对符合条件的老年食堂给予2万元/年的运营补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运营老年食堂39个,其中依托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3个,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或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11个,社会力量建设5个,月均服务老人2万余人次,为老年人提供订餐、就餐、送餐便捷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三是助力老人“澡”到幸福。积极链接慈善资源,携手县慈善会,投入资金近30万元,引进助浴快车1台,策划助浴快车“秀山号”暨流动清洁助老计划项目,配备专业助浴师5名,进社区、进村寨、进院落,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开展量血压、测体温、剃胡须、搓洗身等专业的助浴服务,助力秀山老人“澡”到幸福,“澡”到快乐,目前已开展助浴服务2200余人次。四是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机制。以县委农办名义印发《秀山县建立健全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设立关爱帮扶“村头亲戚”公益性岗位,为分散特困人员、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日常照看等服务。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开发公益性“看护岗”800余个,承担日常照看、物资代买、卫生打扫、精神陪伴等多项服务,畅通高龄老年人关爱帮扶工作“最后一米”;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委托专业的适老化改造公司,遵循“因地制宜、适度及时”改造原则,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及建档困难家庭、残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选择防滑垫、护理床、助行器、褥疮垫等超30个适配性产品,切实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让无“碍”变有“爱”,让居家养老更有温度。截至目前共完成改造800户;聚焦老人出行安全。积极链接东西部协作资源,为部分高龄、空巢、独居等老人配置防走失爱心手环,通过扫描手环二维码便可知道走失老人的地址、紧急联系人等基本信息。目前已发放500个。

二、存在问题

(一)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力量薄弱。目前我县仅有重庆养怡医养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孝爱康老年养护院、德隆康养院、一家亲养护院4家民办养老机构。其中德隆康养院、一家亲养护院均只有20多张床位,功能配备不足、设施设备不达标,且管理人员学习意识不强,缺乏专业管理水平;护理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没有服务意识和护理知识。粗放的管理和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无法形成品牌化、连锁化运营。

(二)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有待提高。我县已建成的202个农村互助养老点,基本依托于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功能配套不完善,基础条件较差,且因暂未配套相应的运营费用,无法聘请专业团队进行日常维护运营,仅依靠于社区干部进行日常管理。由于社区干部要承担大量的其它事务,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管理,服务形式单一,如您所言我县农村养老服务存在供给不足、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三、下一步打算

(一)引入专业养老公司成为服务主体。探索运营新模式,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主体。将县社会福利中心作为示范点,积极引入重庆光大百龄帮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入驻运营,学习借鉴九龙坡区、南岸区等地区先进经验,探索“中心带站”“中央厨房+配餐”“居家服务包”等运营新模式,增加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较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探索老年食堂“1+N”助餐模式。今年,我局将利用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场地资源,落实好老年食堂补贴、优惠措施。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中心+赶集食堂”,在赶集时,由第三方企业定期开展助餐服务,为60岁以上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免费提供午餐服务;探索“老年食堂+集中助餐+刚需送餐”,在困难老人集中、交通便利的村居利用存量闲置资源优化布局老年食堂,优先满足经济困难的失能、残疾、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助餐刚需。在此基础上,每年春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为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集中助餐服务,政府根据助餐人次给予25万元运营补贴,以“小实事”助力“大民生”。

(三)探索农村老年人“结对扶老”。依托村级互助养老点,摸清农村居家特困人员及高龄、独居、留守社会老年人底数,建立基础台账,探索农村老年人“结对扶老”互助养老模式,相互进行家政保洁、精神慰藉、救助救援等基础服务。

此答复函已经陈兵兵局长审核,并经县政府分管领导陈茂副县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政局

202474日        

邮政编码:409900

联系电话:76860302

联 系 人:盘其利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政局办公室                                     202474日印发

政策推荐
热门词汇
最新政策
换一换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