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街道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级党政机关所在地,面积2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万余人,流暂人口5万余人。近年来,因旧城改造、婚恋纠纷引发的矛盾多发,担负重要稳定职责的中和派出所以基层社会治理难点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的举措。
夏季社会打击整治行动中,中和派出所进一步健全“驻所调解室”机制,从人员、预警、部门协作上下功夫,探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法并取得实效,努力实现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
在原有运行模式基础上,新增4名有丰富基层公安工作经历的老民警加入调解队伍,与值班民警、专兼职调解辅警和社区人民调解员、驻所专兼职律师共同组成基层调解力量,既能从公安机关角度分析处置矛盾纠纷,也能以老带新为基层青年民警调处纠纷提供经验参考,助力基层调解质效。
该所进一步优化社区管理勤务模式,关口前置、触角前移,将辖区12个社区优化为三大警区,社区民警、辅警全部下沉到社区,每周开展社区工作不少于40个小时;所领导分片联系1—2个社区、每月定期会同社区民警参与社区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网格员工作会议,主动发现矛盾、提前化解纠纷的能力显著增强。前期排查发现矛盾纠纷苗头160余起,解答群众咨询和救助群众400余人次,确保了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升级、平安不出事。
长期以来,中和派出所处理的矛盾纠纷警情占比高、处置难,牵扯警力多、耗费精力大,为此,该所积极联合司法、街道综治办等部门出谋划策,打造“基层调解员和律师驻所调解矛盾纠纷机制”。驻所基层调解员、律师与派出所合署办公、联合值班,明确各自在调解纠纷、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协处警情等方面的职责,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民事纠纷。截至目前,累计为辖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400余人次,妥善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5起。
该所按照矛盾纠纷紧急、严重程度将其划分成红、黄、绿三色进行管理,对尚不违反治安管理的小纠纷、小矛盾(绿色)由社区民警主导调解;一般性矛盾纠纷(黄色)由值班组或当班调解民警主导调解;重大疑难、法律关系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矛盾纠纷(红色)由值班所领导、驻所律师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形成“大事合办、小事分处”的工作机制。同时,按照分级分类管控落实定期跟踪回访制度,对重复报警、扬言个人极端、多次家庭纠纷、情感类纠纷报警的实行“必上门、三查看”制度。截至7月31日,共接警6188起,其中矛盾纠纷类警情2096起,家庭婚恋类纠纷538起,经“三色”预警当场调解938起,录入其他矛盾纠纷1696起,其中化解一般类纠纷1166条、关注类纠纷515条、重点类纠纷15条。分类管控节省了原本就极为有限的警力,实现了矛盾纠纷筛查分类精准化、处置最优化、问题解决最大化目标。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