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正式推荐表彰对象的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表彰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渝人社〔2023〕295号)要求,县人力社保局、县文化旅游委组织开展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推荐工作。经推荐遴选,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正式推荐对象、钟卫华、陈建友为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先进个人正式推荐对象。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将正式表彰对象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2023年10月27日—11月2日。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电子邮件、来访等方式向县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形式为信函的,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联系电话。
联系单位:秀山县文化旅游委,电话:023-76662573,传真:76685500,电子邮箱:3042320377@qq.com,地址:重庆市秀山县乌杨街道渝秀大道185号。
联系单位:秀山县人力社保局, 电话:023-76672106,地址:重庆市秀山县中和街道渝秀大道人力社保局512室。
附件: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正式推荐表彰对象名单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10月26日
附件
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正式推荐表彰对象名单
一、先进集体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
(先进事迹:近年来,秀山县图书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心用情坚守传承文明、服务读者初心,践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使命,成为武陵山区璀璨的公共文化明珠。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筑牢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开展“诵红色经典”“书香润万家”等党史学习教育50余场、传统节日主题阅读推广活动30余场,十年如一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二是坚守为民初心,营造人民群众精神港湾。精选图书为全县三大攻坚战提供科技文化支撑。挺进方舱医院建图书角,挤身抗疫前线。免费开放空间八千多平方米,藏书76万册,年接待读者逾30万人次。建成成渝地区首个县级儒藏研究室,构筑渝鄂湘黔边区国学研究平台。整理民族文献古籍5200余册,252条古籍入选全国目录,20部古籍入市珍贵名录,彰显民族特色。三是践行服务使命,构建知识文化传播平台。加入重庆·武陵山图书馆等三大联盟,主编重庆·武陵山图讯创刊号。建数字图书馆,开公众号,把图书送到读者掌中,累计点击180万次。走进基层,实现县、乡、村三级图书室全覆盖。打造边城大讲坛,创设市级全民阅读项目,被公众誉为人民图书馆。)
二、先进个人
钟卫华,男,汉族,1975年11月30日生,现任秀山县文化旅游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先进事迹:钟卫华,男,汉族,中共党员,市委党校在职本科学历。1999年8月参加工作,2019年2月至今,任秀山县文化旅游委党组成员、副主任。2018年公务员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钟卫华同志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有极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工作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勇挑重担。在不同岗位恪尽职守、勤政务实,成绩突出,深受干部群众好评。一是建立和推行公共文化单位服务规范,设施逐渐完善,队伍力量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年均组织“乡村文化艺术节”等全县性大型群众活动十次以上,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达1200余场,年公共服务群众达65万人次。二是积极衔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完成一系列革命文物环境治理,启动“云隘红三军联络站”等4处革命文物修缮工程,“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实现免费开放,3个月接待人数达5万余人次。三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成果。建立了我县非遗数据库,开办了多期非遗技能培训班,建立了49个县级非遗传承网点和基地,边城洪安、百年西街、龙凤大寨获颁全国文化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
陈建友,男,汉族,1970年6月17日生,现任秀山县陈建友蜡烛加工有限公司法人
(先进事迹:陈建友,重庆市龙凤花烛非遗传承人,自幼跟随祖父学习制作蜡烛,继承家业,陈家从清代就开始制作花烛,是一门世代相传的手艺,他是第三代传承人。2007年,他的龙凤花烛通过申请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作为优秀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建友已经带着他的作品参加了国内外大大小小200余场展览。每次展出,他都要在现场制作、展示、销售自己的产品。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未停止学习。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虚心向参展的其他艺人请教。画家、雕塑家、书法家,各行各业的匠人,都是他的“老师”。二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作品送进了学校、把龙凤花烛的制作工艺搬进了课堂,每周固定两天时间到学校免费向学生传授技艺。重点围绕贫困家庭子女,与学校合作招徒、传授技艺,既为学生们提供了学手艺、练实操的平台,也为她们未来发展,搭建了一条用技挣钱,以技就业之路。三是接受了6名残疾人到自己的工作室就业。给他们解决住宿场所的同时还每天提供中午饭,工资每月保底2000元。既点亮残疾人的就业梦想,也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