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乡作为地处偏远的纯农业乡镇,曾于2013年被全国果协评为“优质高端猕猴桃乡(镇)”荣誉称号,2014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一村一品”村镇。猕猴桃产业的败落,无疑让岑溪乡农业产业受到重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破解前期形成的各种难题,必然要经历阵痛,但也是岑溪产业浴火重生的重大机遇。
一、更换产业壮士断腕
一是着力解决遗留问题。清理整治土地流转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历史遗留问题,在各村形成集中连片土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经验、有资源、有技术的优质农业企业,先后引进浙江安吉白茶和优质银花种植大户建基地、兴产业、传技术。二是深入各村摸清家底。邀请专家指导,全面掌握地理气候等天然条件优劣势、土地资源及在家劳动力人口等情况,清理原有银花、银杏、茶叶、油茶、瓜蒌、柑橘、脆柿、猕猴桃等种植产业,梳理原有产业发展效益、经济价值及存续问题。三是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深入研讨各村产业发展思路,总结以往种植成败经验,果断清除整顿原有低质猕猴桃、银杏等产业,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布局,选择适合岑溪本土生产的茶叶、银花产业,适度规模、精准发展。
二、推动产业凤凰涅槃
一是倾力打造“一轴三带”产业布局。围绕“一药一茶”产业布局,全力发展山银花及茶叶种植产业,在贵阳村、桂林村、桐木村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带,构建石岑公路沿线现代农业产业“加工轴”。二是干部齐心协力带头谋发展。入冬以来,岑溪梯田上一片热闹繁忙的劳作景象,以村干部、大户和致富能人为主的干事创业群体带头发展农业产业,群众积极参与其中,现已建成和平、两河口、新桥、贵阳、桐木等5村山银花基地1900亩、油茶基地900亩,桂林、贵阳等2村茶叶基地1200亩。村支两委成员及驻村工作队沉心静气,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在桐木村建成羊肚菌基地10亩,有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一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二是基础设施仍旧薄弱,部分村组仍然存在季节性缺水及交通出行不便利等问题。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低,技术装备水平差。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