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部门街镇 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支持IPV6
首页>交通运输委员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 索号 ]
  • 115002410091383643/2021-00101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交通;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1-04-15
  • [ 发布机构 ]
  • 秀山县交通局
  • [ 有性 ]
关于报送2020年度桥梁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的报告
日期:2021-04-15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交通

关于报送2020年度桥梁养护管理和安全

运行的报告

  

市公路事务中心

  2020年,我县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在市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及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依照重庆市公路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通知》(渝路局〔2013〕232)文件精神,切实做到了日常检查、日常养护、汛期检查、定期检查、隐患整治、加固改造等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了桥梁安全运行。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桥梁基本情况及管养状况  

(一)桥梁基本情况。

  我县境内共有公路桥梁313座,其中国道33/1795延米;省道31/1224延米;县道22/611延米;乡、村道227/6083延米。涉及我局管养的国省县道桥梁共有86座。

目前,我县已投入运营的公路桥梁中,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一、二、三类(国省县)的达82座,占桥梁总数的95.3%,四桥梁为4座,占桥梁4.7%、无五类桥梁

(二)年度管养状况。

1、日常养护。

桥梁养护工坚持每周不低于2次的桥面清扫保洁,对桥梁检查步道开展每月一次清扫及杂草的清理,对有损坏的标志标牌及时进行维护,对泄水孔进行疏通和清理,开展了每年一次桥梁栏杆或防护设施的刷白工作,做到了桥面、步道干净清洁,桥面排水畅通附属设施完好无损。

2、经常性检查。

桥梁养护工程师做到了每月一次经常性检查及每月一次桥梁系统的上报及更新,完成率百分之百;汛期加大了巡查力度,做到每周一次;桥梁经常性检查记录填写完整。

3、定期检查。

委托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对辖区内37座桥梁进行了定期检测,检查有二类桥18座,三类桥12座,四类桥7座。本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桥梁病害及其成因分析,大体上同类型桥梁出现病害部位及病害类型基本一致,总体归纳分析如下:

桥面系病害

1)桥面铺装病害。

沥青桥面铺装的主要病害有:轻微裂缝、严重裂缝(龟裂、纵、横裂缝)、坑槽、车辙、拥包、磨光和起皮等。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主要病害有:裂缝、剥落、坑洞、磨光等。

桥面破损主要的原因有:

a、施工质量较差;

b、重载车辆反复作用;

c、桥面积水。

2)伸缩缝病害。

各种伸缩缝装置一般具有的缺陷往往表现在伸缩缝本身的破坏损伤、锚固件损坏、接头周围部位后铺筑料的剥落、凹凸不平、伸缩缝泥沙堵塞、止水带破裂、橡胶老化等。

伸缩缝损坏的原因主要有:

a、设计方面:桥面板板端刚度不足;伸缩缝装置本身刚度不足;伸缩装置锚固构件强度不足;过大的伸缩量;后浇筑填料选择有误;伸缩量计算有误;

b、施工方面:桥面板间伸缩间距的施工误差;后浇筑料的管理不良;伸缩装置安装得不好;桥面板浇筑不良;支撑台做得不好;

c、其他因素:车辆荷载及频率加大;桥面板老化;后浇筑填料老化;桥头前后桥面凸凹不平;桥面清扫不彻底;支座、桥墩异常;灾害事态发生。

3)栏杆、护栏及人行道病害。

栏杆、护栏病害主要有本身破损、缺失以及相互连接处脱落,钢制构件锈蚀、脱漆,人行道开裂、破损,路缘石破碎,人行道与桥面板连接松动等等。

人行道及栏杆病害主要原因有:

a、防撞等级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b、车辆撞击;

c、维修不及时;

d、人行道破损(横桥向断裂)是由于温度作用导致的,人行道未设置伸缩缝,温度作用下人行道板不能自由伸长或缩短,温度的反复作用下就导致人行道横桥向断裂。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主体结构主要病害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体主要病害有:梁体混凝土表观缺陷与病害(蜂窝、麻面、露筋等);梁体渗水、泛碱;空心板梁、箱梁底部纵、横向裂缝;T梁横隔板破坏、腹板裂缝;橡胶支座性能劣化;桥台跳车等。

1)梁体混凝土表观缺陷与病害(蜂窝、麻面、露筋等)主要原因有:

a、表面梁体混凝土局部不密实且强度低或保护层厚度不足,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易通过其进入混凝土内部,促使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加速构件混凝土劣化;

b、其次,车辆或者外物的撞击;

c、施工质量较差。

2)梁体渗水、泛碱的主要原因有:

桥面排水系统设置不合理,桥面排水不畅,桥面防水层功能失效。

3)空心板梁铰缝开裂的主要原因有:

板梁铰缝混凝土开裂,板梁之间的横向联系破坏。

4T梁腹板裂缝、梁体底部纵、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

道路现有车流量大,超载、超限车辆多,原设计承载力不满足现有交通流要求,主梁抗弯、抗剪强度不足原因导致的。结构裂缝给桥梁结构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桥梁的耐久性能。

5)橡胶支座性能劣化。

板式橡胶支座性能劣化类型包括橡胶老化开裂、钢板外露、不均匀鼓凸与脱胶、脱空、剪切超限和支座位置移动等;盆式橡胶支座性能劣化类型包括钢件裂纹和变形、钢件脱焊、锈蚀、滑板磨损、支座位移超限、支座转角超限和锚栓剪断等。

6)桥头跳车(桥台位移)。

所谓桥头跳车是由于公路桥头及伸缩缝与桥头引道路面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  

桥头跳车成因分析:

a、地基土质不良,造成桥头路基沉降。土质不良引起沉陷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

b、台背填料压缩,引起桥头路基沉降;

c、刚柔突变,引起沉陷跳车;

d、伸缩缝失效,梁体不能自由变形(伸长或缩短)。

拱桥主体结构主要病害

石拱桥大部分为修建年限较久的桥梁,其主要病害:拱圈开裂,桥台开裂、侧墙外鼓,石料或混凝土软化、表面起皮脱层,石料渗水泛碱,石料风化,侧墙长杂草等。

1)拱圈开裂的主要原因有:

a、选用石料质量较差,结构的石材风化,强度降低;

b、原设计承载力不满足现在公路交通流量和重载车辆的通行要求,拱圈抗弯、抗剪强度不足;或大量超载、超限车辆通行;

c、拱脚墩台不均匀沉降和墩台沿桥纵向滑动或转动;

2)桥台开裂、侧墙外鼓甚至外倾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该结构的石材风化,强度降低,原桥荷载设计等级偏低;第二、道路现有车流量大,超载、超限车辆过多;第三、桥面排水不顺畅,而桥台台后排水不畅,造成台后填土遇水膨胀(填料实际土压力超过设计土压力);这些原因综合作用导致了桥台侧墙开裂。

3)石料或混凝土软化、表面起皮脱层的主要原因有:

a、桥梁服役时间较长,石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表面风化、脱落以及表面起皮脱层;

b、空气湿度大,水汽通过混凝土或石料空隙进入其内部,长时间受此影响易造成石料的软化。

4)渗水泛碱的主要原因有:

a、桥面排水系统设置不合理,桥面排水不畅,桥面防水层功能失效;

b、拱上建筑填料不密实,或砂浆缝不饱满等。

4、培训情况。

积极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桥梁培训。参加了公路局202012月在重庆召开的桥梁养护工桥梁养护基本知识的培训,累计培训学时满足时间要求。

二、2019年评定四类桥梁病害状况分析

(一)县道X882线塘坳桥主要病害为:

上部结构:主拱圈砌石纵向开裂1条,L=0.4m W=0.36mm1处砌石下挠,△=4.0cm,局部存在砌石风化、渗水泛碱、灰缝不密实现象,左侧拱上侧墙轻微外鼓且灰缝脱落,左右侧拱上结构均存在杂草

下部结构:0#台上游侧挡墙渗水。桥面系:桥面铺装中轴线处纵向开裂1条,L=纵向贯通,W=0.24mm,两侧护栏局部竖向开裂,该桥护栏实测高度为0.60m,小于规范规定高度1.10m,管养牌,限速、限载牌缺失。

(二)县道X884线新平凯大桥主要病害为:

上部结构:刚架拱片存在1条横向裂缝,长度为0.40m,宽度为0.11mm;存在2条斜向裂缝,总长度为0.60m,宽度介于0.11mm~0.16mm;存在22条竖向裂缝,总长度为13.10m,宽度介于0.11mm~0.16mm;存在破损1处,面积为0.02m2;存在3处渗水泛碱现象。横隔板存在6条竖向裂缝,总长度为1.80m,宽度介于0.11mm~0.14mm;存在1处破损露筋,面积为0.01m2。微弯板存在1条斜向裂缝,长度为0.30m,宽度为0.12mm;存在6条竖向裂缝,总长度为0.90m,宽度介于0.13mm~0.14mm;存在2条横向裂缝,总长度为1.50m,宽度介于泛碱~0.12mm;存在7条纵向裂缝,总长度为12.90m,宽度介于0.11mm~0.16mm;存在7处破损、露筋现象,总面积为0.24m2

下部结构:0#桥台存在4条竖向裂缝,总长度为21.00m,宽度介于0.18mm~0.52mm;存在2条斜向泛碱裂缝,总长度为4.40m;存在局部渗水、弃土掩埋现象。1#桥台存在7条竖向裂缝,总长度为28.60m,宽度介于泛碱~0.26mm;存在1条斜向泛碱裂缝,长度为1.00m;存在局部渗水泛碱现象。

桥面系:桥面铺装存在3条横向裂缝,总长度为12.90m,宽度介于0.18mm~0.31mm;存在2条纵向裂缝,总长度为9.40m,宽度介于0.43mm~2.60mm;存在1处网状裂缝,面积为15.00m2;存在1处破损,面积为12.60m21#2#伸缩缝泥土堵塞。右侧护栏局部锈蚀。右侧人行道板存在破损露筋现象。桥面标线磨损,桥梁信息牌、限载、限速牌缺失。

村道CZ49线洪安茶洞大桥主要病害为:  

1上部结构:主拱圈局部灰缝脱落;主拱圈局部泛碱;7#肋拱顶处砌石断裂、破损1处;右侧拱上侧墙渗水痕迹、杂草。下部结构:0#台前墙局部渗水、泛碱;0#台左侧翼墙局部渗水、杂草;1#台前墙,距底部1.30m,距左侧墙2.30m处,砌缝竖向裂缝1条,L=0.26mW=0.14mm1#台左侧墙杂草;0#台基础右侧灰缝脱落;0#台基础局部冲刷掏空;1#台基础掏空,深度0.45m。桥面系:桥面铺装局部磨光;左侧护破损1处,S=0.10m×0.10m;右侧护栏破损1处,S=0.20m×0.30m;排水孔局部堵塞。

三、桥梁安全运行十项制度落实情况

(一)落实责任划分制度,落实责任主体。

我局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交公路发〔2007336)和《重庆市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渝路局发〔2010447号)文件精神,明确了国省县道桥梁为秀山县公路事务中心承担养护和管理任务,秀山县交通监管单位;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为所属各乡镇(街道),监管单位为秀山县交通局。

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桥梁养护管理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3〕321号)和市公路局《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渝路局发〔2012〕68号)对桥梁及隧道管养四个一责任体系认真落实了桥梁工程师1名、桥梁养护工程师2名、路政员1名、桥梁养护工1名。

(二)落实信息公开制度。

国省道上所有桥梁做到一桥一牌信息公开牌、检测步道的设置,限速、限载、安全警示标志标线的设置完整。对梅江桥、贵图大桥有损坏的标牌进行维修,石普桥的步道进行维修。

(三)落实资金保障制度。

县事务中心对管养的桥梁进行经常检查、小修保养和定期检查。对现有国省道桥梁按照资金总额每年每延米分别不低于60元、80元、100元标准,对境内40座桥梁开展了定期检查。

(四)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按照《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交公路发〔2007336号)规定,监管部门聘任吴小勇为秀山县交通桥梁工程师,公路事务中心聘任陈芳、杨亚军为桥梁养护工程师,养护科科室技术人员协助桥梁养护工程师开展工作。

(五)落实例行检查制度。

按照《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等相关规定,公路局桥梁养护工程师对所管辖桥梁每月进行例行检查,并及时录入重庆市公路养护管理平台

(六)落实分类处置制度。

根据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结果,我局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分类采取不同的养护管理措施。其中:一类桥梁进行正常保养;二类桥梁进行小修,及时修复轻微病害;三类桥梁进行中修,酌情进行交通管制,及时修复或更换较大损坏构件;四类桥梁进行大修或改建,及时进行交通管制或封闭交通;五类桥梁及时封闭交通,进行改建或重建。制定了应急预案措施,并成立了应急预案小组,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应急和交通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截至目前,我局所管辖桥梁均正常运行。

(七)落实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一桥一档的要求,建立纸质桥梁技术档案,由于我县桥梁建设较早,又多是石拱桥,所以资料的缺失严重,目前能够有的就是2013年至2019年定检的资料居多,定检后的桥梁均已建立了档案资料。

(八)落实年度报告制度。

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向市事务中心报送辖区内国、省、县道桥梁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情况年度报告。

(九)定期培训制度。

积极参加市公路局举办的有关桥梁方面的培训会,参训学时满足市局要求。

(十)挂牌督办制度。

切实按照挂牌督办要求,及时整治和报告隐患整改情况,严防桥梁安全运行事故发生。做到隐患不消除,挂牌不取消,督办不停止。

四、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我县桥梁隧道养护的基础工作还较为薄弱,桥梁修建跨年代久远,很多技术档案缺失,基础资料不全,对桥梁下一步定期检查或整治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建议:

1、对于34类桥:

a、建议对该桥进行特殊检查,确定桥梁目前的承载能力状况,然后再对其存在的病害进行维修处理;

b、在对其进行维修处治前,应酌情进行交通管制,限制重载、超载车辆通行;

2、继续聘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对桥梁进行定期检查。

五、下年度工作重点和计划安排

(一)强化2021年度桥梁日常养护及经常性检查。

特此报告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交通

                                           20201221


政策推荐
热门词汇
最新政策
换一换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微信公众号